本篇講述人體陰陽偏盛偏衰中人耳目、四肢功能不一的原因和治病法天地之理。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助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變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爲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制爲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爲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內經)
楊旭,1944年生,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內經教研室主任、教授。從事中醫基礎理論(內經)專業,全國內經專業委員會、內經教學委員會委員。2001年遴選爲碩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爲內經理論體系;內經多學科方法研究,研究內容爲髒象理論,病因病機及發病學理論,治則治法,經穎、俞穴及針刺治療理論與方法等。於省級、國家級刊物及國內、國際學術會議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主編、參編《內經選講》、《常用中藥名稱辨識索引》、《難經講義》、《中醫內科臨證精華》、《國際鍼灸臨證集萃》、《中成藥藥理與臨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