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讲述了《素问·评热病论》,经文对阴阳交的病机、症状、预后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病机为重要方面。从症状分析:汗出辄复热,是正不胜邪所致;不能食,说明里热燔灼,劫伤胃阴;狂言失志,是由于肾精受损,阴精不足,热扰神明;脉躁疾,是阴不制阳,邪热充斥脉道。从预后看,热留伤精“其寿可立而倾也”,说明病情严重、凶险,预后不良。整个疾病过程紧紧围绕阳热邪盛,阴精不足,阴精正气不能制服阳热邪气这一病机来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强调了阳邪与阴精双方的胜负存亡在温热病转归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内经)
杨旭,1944年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内经教研室主任、教授。从事中医基础理论(内经)专业,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内经教学委员会委员。2001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内经理论体系;内经多学科方法研究,研究内容为脏象理论,病因病机及发病学理论,治则治法,经颖、俞穴及针刺治疗理论与方法等。于省级、国家级刊物及国内、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参编《内经选讲》、《常用中药名称辨识索引》、《难经讲义》、《中医内科临证精华》、《国际针灸临证集萃》、《中成药药理与临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