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 頁
- 央視科教系列
- 發現之旅
- 找到 598 個視頻
0:30:03
-
- 1875年早春的一天,中國輪船招商局的一艘輪船在黃海被撞沉,慘痛的損失將招商局拉入了經營危機。作爲晚清洋務運動中以現代經濟規則運營的航運企業,招商局被迫正視現代經濟中更爲複雜的經營保障問題——金融保險。金融保險被當代的經濟史學家們譽爲最具有創新意識的經濟制度之一。這一行業到底怎樣出現的?社會發展對其又有怎樣的迫切需求呢?而封建專制下的中國,這種誕生在西方商品經濟土壤裏的制度由是否能夠嫁接成功呢?近代的中國變革大都源於絕境與災難,在現代文明來到中國的前夜,輪船招商局在中國第一次做了保險事業的引進與實踐。
- 關鍵字:洋務運動 招商局 金融保險 封建制度
0:30:03
-
- 腐敗混沌的大清政局發展的唯一動力就是列強覬覦下的外來威脅。光緒帝害怕銀行控制權再次旁落,直接受命盛宣懷籌備創辦銀行,繞過了張之洞的抵制。銀行的最初成就讓盛宣懷豪情萬丈,自認爲匯豐之初也無此景象。然而,在一個混亂世界裏,銀行的好景象能持續的日子能有多久呢?在庚子國難後,一次看似意外的假幣案件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家商業銀行通商銀行興衰的轉折。這看似偶然,然而事實上,在偶然的背後,歷史的必然早已註定了這家銀行最後的命運。
- 關鍵字:洋務運動 清政府 銀行 腐朽
0:30:03
-
- 1895年後的大清國經濟已經陷入窘境,洋務運動卻依舊爲了挽救腐朽而努力。爲了修建蘆漢鐵路,清政府決定由盛宣懷創辦一家銀行來募股集資。創建銀行的直接目的是解決國家鐵路的建設資金,未來卻是要建立新的理財方式,和列強爭奪大清國業已失去的金融利權。然而,由於在蘆漢鐵路建設權的爭奪中,盛宣懷和湖廣總督張之洞結下了恩怨,銀行的創建從一開始就成了大清官場派系爭奪的犧牲品。這是一個胡塗世界中無奈的場景,沒有真正的進步,腐朽就如文明發展路上的泥潭。
- 關鍵字:洋務運動 清政府 銀行 腐朽
0:30:03
-
- 19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伴隨着洋務運動“自強”口號的深入,一批又一批近代軍事工業相繼出現。被賦予了“洋務典範、自強之本”的江南製造局,無疑是這股潮流的領軍者。中國第一門鋼炮、第一支後裝線膛步槍,第一磅無煙火藥,這些超脫了冷兵器痕跡的近代意義上的禦侮之器全都出自江南。它的創建,開闢了一條用現代科技強國強軍的道路。籠罩在中國上空幾千年陳腐而堅固的幕布,終於漏進了一縷“現代科技之光”。
- 關鍵字:洋務運動 江南製造局 軍事工業
0:30:03
-
- 在中國洋務運動開展的同時,另一個亞洲國家——日本,也發起了一場自上而下的政治改革——明治維新。然而,兩場改革在力度、內容上有着諸多不同,這也爲後來中日兩國發展埋下了伏筆。甲午戰爭的失敗宣告了洋務運動三十多年的發展遭到重挫,李鴻章等人處心積慮數十載的心血被毀於一旦。江南製造局作爲洋務運動重要代表,在多年荒廢之後,更是進入了“窮極之時”。辛亥革命結束了腐朽的清末政權,以江南船塢爲代表的中國造船業,在動盪歷史的波濤中艱難前行。
- 關鍵字:洋務運動 明治維新 李鴻章
0:30:03
-
- 在經過長年的軍閥混戰和政治變動後,中國終於實現某種形式上的統一,蔣介石在多種場合宣佈:“我們預計15年後就有60萬噸的海軍,做了世界一等海軍國家。”蔣介石的許諾重新點燃了人們面向海洋,成爲現代工業強國的夢想。然而,在隨後而來的抗日戰爭和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下,中國的富強之夢再一次破產。1949年5月23日凌晨,在解放軍即將攻佔的上海,爆炸聲震動了黃浦江兩岸,上海江南造船廠被炸爲廢墟。蔣介石最終留下了一個一窮二白的國家,中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能否實現國家復興的夢想呢?
- 關鍵字:蔣介石 軍閥混戰 國家復興
0:30:03
-
- 1976年,隨着新中國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逝世,一個時代過去了。回顧建國以來的27年,中國工業總產值增長30多倍,成功轉型爲以工業爲主的現代型國家,成爲世界第六大工業強國。建國後第一次現代強國的努力爲中國打下堅實基礎,但是此時在世界一輪又一輪的工業浪潮中,中國還是無法追趕上世界的脈搏。1975年1月13日,在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周恩來最後一次公開亮相,提出了“在本世紀內,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的四個現代化思想,爲新一代中國人立下了更高的理想。
- 關鍵字:新中國 工業強國 四個現代化
0:30:03
-
- 1977年的中國百廢待興,黃浦江邊的江南造船廠早已無米下鍋,十年浩劫讓整個國家經濟走到了難以爲繼的地步。這一年人們記憶深刻的事情不多,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國務院決定提高工人工資,國慶一過,高考招生制度從此正式恢復。人們欣喜的臉上幷不知道自己該何去何從。然而,“科學的春天”在這一年的冬季已經悄然來臨。造船工業成爲中國第一個實行改革開放的行業,推進中國命運的變革從第二年的三月正式開始。
- 關鍵字:鄧小平 改革開放 造船業
0:30:03
-
- 2007年12月28日,江南造船廠生產的最後一條民用船下水,百年老廠即將整體搬遷到長江入海口處的第三大島——長興島上。面積70公頃的原江南造船廠廠區,將被保留下來,成爲中國第一個工業遺產博物館。本集從這一歷史節點切入,穿越江南造船廠輾轉起伏的百年曆史,回溯了中國以造船業爲代表的近代工業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艱苦卓絕的歷程。一個半世紀以來,整個國家和民族在一次次重返海洋的不懈嘗試後,最終迎來了波瀾壯闊的偉大復興。
- 關鍵字:江南造船廠 近代工業史 經濟復興
0:30:01
-
- 吉林省長春市,僞滿皇宮博物院。鏡頭移過勤民樓巨大的建築後,一個火車機車驀然出現在眼前。這部1898年誕生於美國的鮑爾溫機車廠的龐然大物靜靜的躺在那裏。它累累傷痕和斑斑的鏽跡象然們訴說着百年的往事。位於京哈鐵路線上的162公里359米的拉林河鐵路橋是在建國前修建的,由於年久失修,老化嚴重,難以承擔京哈線繁重的車流量,瀋陽鐵路局決定對這座老橋進行改造。 2005年1月末,當地工人在修建鐵路橋樑時,竟在5米多深的地下挖到了一個火車頭。這是一輛長約15米的機車,重約百噸,共由鍋爐、車廂、駕駛室3個部分構成。
- 關鍵字:京哈鐵路 火車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