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51

口號見證歷史(18)與國際接軌

1978年鄧小平出訪日本,在乘坐風一樣快的日本新幹線高速列車時,他深感中國與世界的落差,感慨的說“我們現在需要跑起來”。2008年京津高速鐵路正式通車以世界第一的速度遠遠超過小平當年在日本乘坐的新幹線。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中國奔向世界、融入世界的進程中有這樣一個口號不容忽視,那就是“與國際接軌”。
關鍵字:鄧小平 改革開放 京津高速 日本新幹線
0:15:01

口號見證歷史(17)穩定壓倒一切

2008年12月18日,在紀念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週年大會上,胡錦濤主席發言中一句“不折騰”難倒了國內外媒體界的雙語精英。有人把它譯爲不反覆,沒有重大變化,更多的人則理解爲注重穩定,拒絕混亂。“不折騰”的提法不禁讓人想起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句著名口號:穩定壓倒一切。
關鍵字:胡錦濤 穩定壓倒一切
0:14:45

口號見證歷史(16)發展纔是硬道理

1992年鄧小平南方講話中提出了“發展纔是硬道理”的命題,這個命題貫穿在鄧小平的全部理論之中。 “中國發展得越強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鄧小平站在時代的高度,對時代特徵進行了科學的分析,提出了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主題。在和平與發展問題上,鄧小平認爲和平是發展的條件,發展是實現和平的出路,“越發展和平的力量越大”,因此,發展問題是核心。
關鍵字:鄧小平 發展 南方講話
0:14:58

口號見證歷史(15)計劃生育好

1975年4月30日,鄧小平會見阿爾及利亞革命委員會委員、農業和土改部部長拉比。在談到人口問題時指出:人多是個麻煩事,無限制的增長不得了。我國現在差不多接近八億人口。解放後相當長一個時期每年的人口增長率是百分之二。現在提倡節育制生育,有些地方見效了。1978年8月6日,鄧小平會見奧地利中國研究會代表團。在談到中國人口問題時說: 這個事情也有一個習慣的勢力,特別是農村。
關鍵字:鄧小平 人口問題 計劃生育
0:14:30

口號見證歷史(14)白貓黑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

“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一句民間諺語能夠和一個時代聯繫起來,除了語言本身的直白和傳誦感外,更重要的是它來源於羣衆的切身實踐,能夠直指羣衆的深刻需求。 鄧小平認爲,搞理論爭論,就會貽誤時機,錯過發展機遇。空洞的爭論無濟於事,真理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得到檢驗,應該大膽地實踐,大膽地試,先不要下結論,幹了再說。“貓論”貫穿於改革開放的各個階段,在很多場合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鄉鎮企業、特區、私營經濟、證券、股票。
關鍵字:鄧小平 貓論 改革開放
0:15:00

口號見證歷史(13)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1983年1月12日,鄧小平同國家計委、國家經委和農業部門負責同志談話。鄧小平說:農業文章很多,我們還沒有破題。在談話中鄧小平還指出:農村、城市都要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勤勞致富是正當的。鄧小平1985年10月23日會見美國時代公司組織的美國高級企業家代表團時說;我們的政策是讓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先富起來,以帶動和幫助落後的地區,先進地區幫助落後地區是一個義務。“讓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成爲中國的基本政策。
關鍵字:鄧小平 富裕
0:14:29

口號見證歷史(12)百年大計教育爲本

鄧小平指出,教育事業決不是隻是教育部門的事情,而是全黨的大事。各行各業都要來支持教育事業,大力興辦教育事業,發展教育事業。他還指出,我們要實現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要上去,發展科學技術不抓教育不行。不抓科學、教育,四個現代化就沒有希望,就是一句空話。“百年大計、教育爲本”成爲我們民族的基本方針。
關鍵字:鄧小平 教育 百年大計 教育爲本
0:14:47

口號見證歷史(11)“三個面向”

“三個面向”是鄧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簡稱。1983年9月,鄧小平爲北京景山學校的題詞。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須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是根據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總線路、總任務,對教育戰線提出的戰略方針和教育發展方向。
關鍵字:教育 三個面向 鄧小平
0:15:00

口號見證歷史(10)向雷鋒同志學習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入伍不到3年,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享年22歲,雷鋒出生於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裏。1962年8月因公殉職。1963年3月5日,毛澤東主席爲瀋陽部隊某部因公犧牲的英雄戰士雷鋒的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在《人民日報》發表。此後,全國廣泛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
關鍵字:雷正興 雷鋒 英雄戰士
0:14:55

口號見證歷史(9)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末安徽鳳陽小崗村的18戶農民,勇於打破舊的生產關係的束縛,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揭開了我國農村改革的序幕,在大包乾協議書上,明確寫明:收下糧食後,首先交給國家,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如果隊幹部因爲分田到戶而蹲班房,他家的農活由全隊社員包下來,還要把小孩養到18歲。1982年中央一號文件對包產到戶、包乾到戶是社會主義經濟的界定,徹底地解決了人們對包產到戶、包乾到戶的後顧之憂,促進了“雙包”制在全國的廣泛推行。
關鍵字:農村改革 大包乾 雙包制 小崗村